快过期的食品“白菜价”,你会买单吗?
快过期的食品“白菜价”,你会买单吗?
购买食品,绝大多数人都会看看保质期,尽量挑新鲜的,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,如今,在超市里有了“临期食品”货柜,这类食品以5折甚至更低的“白菜价”出售,如此实惠的价格,有多少消费者愿意为它买单呢?
临期食品,是指即将到达食品保质期,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。在许多大型超市里,都设有“临期食品”货柜。有的超市,即便没有设置专门的“临期食品”专柜,消费者也比较容易辨别哪些是临期食品,在打折销售中,临期食品的价格相对低廉。像这种酸奶,生产日期在7月22日,保质期为25天,距离过期还有11天。原价7.9元一瓶的酸奶,现在是“捆绑”销售,三瓶装共9.9元。
除了酸奶类的食品,进口食品也是“临期食品”中折扣比较多的种类。这款由印度尼西亚进口的咖啡生产日期在2017年12月,保质期两年,也就是说还有四个月就要过期了。价格从原来的单件28.8元1盒,变成50元3盒。
记者在走访市民的过程中了解到,对“临期”的包容度因人而异。有人能接受1个月后过期的食品,有人觉得“临期食品”会对自己身体健康造成隐患。
在网络上,“临期食品”似乎也很流行,但凡带有“临期食品”关键词的店铺的销量都不错,最多一家甚至达到了月销量8000以上。点开店铺评论,不少买家都说在味道上跟普通食品没什么区别。 那么这些“临期食品”到底对我们的健康有没有影响呢?消费者能否安心购买“临期食品”?
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江涛解释:就是说这个包装完好的在这个保质期内,但是就是离保质期比较短的这些食品,应该说它的品质还是有保证的,然后这个生产厂家在保质期内它也是负有这个质量保证的责任的。当然在有一些特殊情况之下,比如说保存不当,或者是生产的工艺达不到要求,那么有一些食品,它可能在保质期内,它也可能发生变质,所以这个是我们要区别对待。
TAG标签:
责任编辑:食品网
相关文章
首页推荐
- 梨的三种食疗方法有效治疗咳嗽 08-31
- 海关总署高度重视安全监管 08-31
- “徽黄”黄山土蜂蜜上不合格名单 08-31
- 监督管理局通告7批次食品不合格! 08-31
- 被检出问题瓜子,“洽洽”食品安全陷质疑 08-31
- 保健食品监管制度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 08-31
- 柠檬酸用在饮料中普遍却令人担忧 08-31
- 网友:就差压缩饼干配凉白开了! 08-30
- 开展食品专项治理 重点查700多家火锅餐饮店 08-30
- 实施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三大行动计划 08-30
- 长期吸烟的人,3样食物常吃点 08-30
- 猪肉价格上涨,肉价飞涨能停下来吗? 08-30
食品新闻
政策法规
动态